人
已閱讀
已閱讀
APP開發(fā)如何給產品做減法
來源:lexintech.com ?? ?? 發(fā)布時間:2019-05-17
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,APP開發(fā)并不是功能越多越好,尤其是APP產品的第一個版本開發(fā)的時候,更不能為了功能的大而全,把所有功能都堆砌上去。
功能太多,很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開發(fā)時間會延長,從而會拖長產品發(fā)布的時間。大家都知道互聯網時代就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,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。快速上線,快速試錯已經成為互聯網產品的通用規(guī)則。
功能太多,很多功能還沒有經過用戶試用就開發(fā)出來,這樣靠產品經理或老板拍腦袋決定的需求,不一定用戶會買單。正確的做法是先投入市場試用,讓用戶的反饋來推進產品的迭代更新。
既然如此,那么我們在APP開發(fā)初期,應該如何給產品做減法呢。通常來說,都會以一些國外的服務作為標桿,比如twitter就是一種非常簡潔的網絡服務。一個APP產品,要么有足夠的理由讓客戶買單,要么有足夠的理由讓用戶使用。他把這種至少能靠上一邊的產品服務稱之為“接地氣”,而也有朋友稱之為滿足了“痛點”,屬于“剛需”。
一個從商業(yè)媒體辭職出來創(chuàng)業(yè)的人,根據他自身的資源能力,他切入的行業(yè)是“管理咨詢和領導力培訓”,很明顯是2B的業(yè)務。具體做法是一頭接入外部各種咨詢顧問和培訓講師,一頭接入企業(yè)。這個想法一開始讓他很興奮:仿佛未來就是一個管理咨詢和培訓的天貓平臺。但實際操作中,卻非常痛苦,因為似乎什么都可以做,但什么都撈不著。于是,他第一刀的減法就是把管理咨詢給砍了,專心搞領導力培訓。再往后,他又發(fā)現,中國很大,企業(yè)極多,需要精準定位一下,于是他第二個減法是:給成長中的企業(yè)做領導力培訓。所謂成長中企業(yè),指年入1億到數十億之間。過小,對領導力培訓需求是很低的,過大,他自認為也夠不著。
用了三個月的時間,他發(fā)現自己還是犯錯誤了。因為領導力這個詞的范圍太大了,大到有時候會讓客戶覺得“純屬忽悠”。于是他做了第三次減法,把領導力這個概念從中細分出三個維度,專營這三個維度的培訓。又做了一陣子,他的體會是:這回自己有些踏實的感覺了。
這些問題的核心,其實就是產品邏輯(當然你可以稱為服務邏輯)。產品的功能上不一定要做減法,但產品邏輯,必須是做減法的。在強化產品邏輯的過程中,視情況需要,該上什么功能就得上什么功能,完全沒必要拘泥于“簡潔”二字。邏輯清晰、突出,就夠了。